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散步愛丁堡

給自己訂下規定,每天要出門走走逛逛,拍拍照。愛丁堡是個適合走路的城市,那麼多市街起伏,那麼多羊腸小巷,準備好好奇心和舒適的鞋子,就能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的走下去。 

散步時常常想起舒國治的《門外漢的京都》,我也是愛丁堡的門外漢,商家博物館咖啡廳,經過卻甚少走進,一來不想購物,二來外頭景緻太好,若入室內難免要錯過。有些店家看來頗有趣,駐足窗前往裡稍望,想著或許下回經過再來逛逛,然而太多時候都是過門不入,彷彿深怕走路的興頭給截斷了似的。 

舒國治說京都是氣氛之城,愛丁堡也是。它的建築它的街道它的天氣它的地勢,莫不合作如一的提供了某種氛圍,把人團團圍在裡頭。有時在家裡閉關了整天,走下公寓樓梯打開大門,突然一陣薰香襲人,似酒似麥,又有些像媽媽的滷雞腿,聞之剎那間餓了,便知風從西邊來,把威士忌酒場的氣味席捲進了城市。如果這時開始飄起小雨,起了薄霧,再把自己放到暗幽的舊城小徑裡,人便有如抵達另一個時空,有些目眩神馳了。 

舒國治喜愛的京都的長牆,愛丁堡也有。長長的蜿蜒的石牆,或高或低,有些泥苔叢生,在縫隙間開出大把野花,讓人驚喜。有些挖了洞鑲進郵筒,雖然漆了紅漆卻依然低調,一不注意就要埋沒在牆裡。京都的長牆圍住人家寺院,愛丁堡的長牆卻是為地勢而造,牆依著坡,坡上又另一番風景。太多時候沿著牆走的我疑惑為何愛丁堡會被建築在這麼地形起伏之處,但同時又慶幸正是因為它在這裡,造就了它的趣味。 

愛丁堡的趣味,在街道建築,而街道建築的趣味,則因地形而生。在舊城走著走著,突然間意識到自己在一座橋上,往下望,下面是人車鼎沸的一條路;再走著走著,走進一條小巷,順著小巷尋梯而下,赫然發現,自己就站在剛剛那人車鼎沸的路上。又或者,在舊城走著走著,走進一條彎彎曲曲的下坡路,再走著走著,也不感覺上坡,突然又回到原來的路上。愛丁堡是個迷宮,而且不是平面的迷宮,上上下下,到處是捷徑。我仍然常常疑惑,這些街道是怎麼連接在一起的。 

來此旅遊,若連得幾天好天氣,可算幸運,晴時多雲偶陣雨這類籠統的天氣預報,拿來預測愛丁堡卻多半是準確的。智慧型手機上有軟體可查詢以一小時為單位的天氣預報,憑之決定出門散步的時間,很是實用。然而愛丁堡的晴天天高氣爽固然好,雨天亦有雨天的美,淒淒冷冷的雨襯著幽幽暗暗的天,落在灰灰黑黑老石頭建築上,是會教人突然間詩興大發的。在紐西蘭幾年,把詩意都丟了,春花秋月雖是一般的美甚至更勝,卻沒有城市氛圍相助,愛丁堡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第一座文學之城,不是沒有道理原因的。 

這是個容易讓人喜歡的城市,我總是在街道起伏間得到能量。三個多月來,幾乎每次見到王子街上的史考特紀念塔,我總要深呼吸,感歎它的美,也幾乎每次走在王子街往南望那層層疊疊的舊城建築,我都要感謝命運奇妙的安排,讓我可以再次,欣賞這片風景。